• <rt id="cykew"><delect id="cykew"></delect></rt>
  • <samp id="cykew"><tbody id="cykew"></tbody></samp>
  • <button id="cykew"><input id="cykew"></input></button>

    海南食品安全網

    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咖啡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云政辦發〔2017〕39號)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11-04 08:40:49 來源:互聯網
    發布單位

    云南省人民政府

    云南省人民政府

    發布文號 云政辦發〔2017〕39號 發布日期 2017-04-05 生效日期 2017-04-05 有效性狀態 廢止日期 暫無 屬性 其他 專業屬性 其他 備注 http://www.yn.gov.cn/yn_zwlanmu/qy/wj/yzbf/201706/t20170608_29526.html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辦、廳、局: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著力推進重點產業發展的有關部署,促進全省咖啡產業健康發展,加快推進咖啡產業做大做強,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和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立足我省區位、資源優勢,穩步擴大精品咖啡原料基地面積,加快改造提升咖啡加工業,強力推進咖啡品牌打造,把我省建設成為世界優質咖啡豆原料基地、全國最大的咖啡精深加工生產基地、咖啡豆交割倉和貿易中心,構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現代咖啡產業體系,實現從咖啡原料大省向咖啡加工、咖啡旅游、咖啡貿易和咖啡文化強省的轉變。

     

      (二)基本原則

     

      市場主導,政府推動。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以市場需求確定咖啡產業發展方向,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生產要素整合。加強政府在咖啡產業組織領導、頂層設計、政策制定、公平競爭市場秩序維護等方面的宏觀指導作用。

     

      創新驅動,協同發展。引導企業把創新擺在產業發展的核心位置,強化科技創新引領作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產業可持續發展。支持企業在高校創建咖啡產業創新創業實踐基地,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龍頭帶動,品牌引領。堅持扶優扶強,重點支持市場帶動力強、發展規模大、發展前景好、效益突出的龍頭企業,積極引進先進科技和管理經營人才,著力培育規模優勢明顯、工藝技術領先、品牌競爭力強的行業“小巨人”和企業集群。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全面提升“云咖”品牌知名度、影響力和帶動力。

     

      智能制造,“兩化”融合。以綠色生態、質量安全和循環經濟為導向,推進“互聯網+”與咖啡制造業深度融合,用智能化改造提升咖啡原料種植、產品設計、生產制造、管理服務和金融貿易水平。利用“物聯網+”推進咖啡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生產方式與消費方式的創新,推動一二三產業協同發展。

     

      (三)發展目標

     

      1.總量目標。到2020年,全省咖啡種植面積達到200萬畝左右,咖啡干豆產量20萬噸左右,努力實現全省咖啡產業主營業務收入400億元左右。

     

      2.基地發展目標。在保持現有咖啡種植面積的基礎上,加強原料基地建設,重點支持種植面積達到10萬畝、產量5000噸以上的生產大縣。

     

      3.企業發展目標。支持咖啡產業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推進本土企業與國際咖啡巨頭戰略合作,到2020年,培育產值100億元—200億元的咖啡全產業上市公司1個、產值50億元以上企業2戶、產值10億元以上企業5戶。

     

      4.技術創新目標。到2020年,規模以上咖啡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1.5%左右,推動咖啡行業國家級技術中心和一批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建設,成立中國咖啡工程研究中心。

     

      5.品牌培育目標。到2020年,培育中國馳名商標2個、地理標志商標8個、云南省著名商標20個。

     

      二、重點任務

     

      (一)發展咖啡現代農業

     

      進一步優化咖啡農業區域布局,按照“綠色、有機、生態”的消費趨勢,運用現代工業經營管理理念,大力推進“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模式,建立咖啡農場(家庭)、咖啡小鎮、咖啡生態旅游園等集約化經營組織,推動咖啡種植業從傳統小規模經營向現代農業規模化經營轉變,加快形成新的產業發展方式。以“互聯網+”為核心,在咖啡種植、采收、初加工、存儲、運輸、交易和管理等環節,引導鼓勵龍頭企業推廣電子商務、線上線下融合、智能制造等應用,促進土地、人力、資金、技術、設備資源共享,有效解決咖啡豆良種培育、種植技術推廣、咖啡園管護、莊園建設、標準化種植、初加工技術標準化和農業市場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實現農業生產要素優化配置,促進我省咖啡品質逐年穩定提高,全面提升咖啡種植業價值鏈效益。(省農業廳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科技廳、商務廳,有關州、市人民政府配合)

     

      (二)提升咖啡工業信息化水平

     

      深化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與咖啡產業研發、生產、服務和管理等融合發展,重點推動信息化在咖啡產品工業設計、生產流程、物流配送等關鍵環節深度應用和綜合集成,大幅提升我省咖啡產品智能化水平。實施傳統咖啡制造工藝智能制造應用示范,實現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通過異地協同設計、個性化定制、網絡眾包、云制造等研發、生產新模式,引導咖啡制造企業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多樣化、定制化消費需求,開發符合市場定位的咖啡產品及衍生品,催生咖啡產品消費新業態,實現咖啡產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通過打造先進生產體系,推動咖啡產業向信息化、智能化、服務化、集群化發展,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牽頭;省科技廳、農業廳、商務廳,有關州、市人民政府配合)

     

      (三)推動龍頭企業集聚發展

     

      依托龍頭企業,充分發揮昆明交通、區位、人才、資本、倉儲、氣候等優勢,打造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中國昆明國際咖啡產業園區。強化產業鏈招商,引入國內外具有創新能力和創新優勢的企業,通過先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提高附加值、延伸產業鏈條,向產業鏈終端和價值鏈高端發展。以項目帶動、技術創新、品牌建設為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按照“扶優、扶大、扶強”的原則,推動資金、項目、技術、土地等政策和資源向優勢區域集中,鼓勵1—2戶產業基礎好、帶動能力強的企業在德宏、臨滄、普洱、保山等咖啡主產區布局建設咖啡精深加工生產線,對現有品牌進行深度開發,擴大產品市場份額,發展成為規模優勢明顯、工藝技術領先、品牌競爭力強的標桿龍頭企業,打造精品咖啡核心基地,促進全省咖啡產業實現集團化、集群化發展。(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牽頭;省質監局、招商合作局,有關州、市人民政府配合)

     

      (四)構建咖啡產業發展平臺

     

      充分發揮云南國際咖啡交易中心作用,進一步推動我省咖啡制造業與原料基地協同發展、與服務業耦合發展,著力將其建設成為國內連接東南亞地區最大的咖啡豆交割倉,擴大現貨交割交易量,為我省咖啡產業鏈參與主體提供優質便捷的信息、交易、結算、倉儲物流、融資增信等服務。建立咖啡豆收儲機制,穩定國內咖啡市場價格,促進全省咖啡制造業規范化、高附加值化和可持續化發展,持續推動我省咖啡產業發展壯大。(省商務廳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委、農業廳、金融辦,昆明海關、云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有關州、市人民政府配合)

     

      (五)建立健全咖啡標準體系

     

      組建咖啡標準化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適時推動其升級為國家級咖啡標準化體系建設專家委員會。借鑒國際咖啡生產技術標準,依托我省有關咖啡地方標準,加強與國家有關部委銜接,積極參與咖啡國家標準制定工作,推動具有我省特色的咖啡地方標準上升為國家標準。加快推進現有的省級咖啡工程研究中心升級為國家級咖啡工程研究中心。(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質監局按照職責分工分別牽頭;省農業廳、工業和信息化委配合)

     

      (六)強化品牌宣傳

     

      充分利用電視、報紙、廣播、新媒體等,多形式、多維度宣傳云南小粒咖啡地域品牌和產品品牌,充分利用中國—南亞博覽會等平臺舉辦“云南咖啡產業峰會”。利用亞洲咖啡年會永久舉辦地落戶我省的契機,將咖啡工業制造、旅游觀光、文化傳播和品牌宣傳相結合,提升我省咖啡的國內國際影響力。支持省咖啡行業協會牽頭成立中國咖啡行業協會,加強與國際咖啡組織和品牌對話。(省新聞辦、民政廳、商務廳按照職責分工分別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委、農業廳、文化廳、旅游發展委,有關州、市人民政府配合)

     

      (七)加大市場開拓力度

     

      積極爭取有關保稅政策,優化我省咖啡進出口貿易環境。鼓勵咖啡企業進行轉口貿易、加工貿易,積極參與世界咖啡貿易。支持企業拓寬終端銷售渠道,積極為企業創造省內外展銷條件,幫助企業開拓國內國際市場。依托高校校企創業孵化平臺資源,激發高校師生將咖啡和創新創業緊密聯結,培養新消費群體對我省咖啡的品飲習慣。發揮我省旅游資源豐富的優勢,開發適應旅游消費習慣的產品,通過在旅游景區安放咖啡產品自動售賣機等方式,助推更多的消費者了解和消費我省咖啡產品。(省商務廳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委、文化廳、農業廳、旅游發展委,有關州、市人民政府配合)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食品與消費品制造業推進組要統籌全省咖啡產業發展,進一步加大部門間溝通協調力度,強化對涉及產業發展重大問題的協調解決,及時研究產業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結合我省實際,有針對性地出臺政策措施。充分發揮有關州、市人民政府對咖啡產業發展的主導作用,形成上下聯動、協調推進的發展局面。(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牽頭;食品與消費品制造業推進組有關成員單位,有關州、市人民政府配合)

     

      (二)優化發展支撐環境

     

      進一步完善財稅、金融等扶持政策,整合項目、資金、技術、人才等,加大對咖啡產業發展支持力度,夯實產業發展基礎。突出重點,加大對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標桿企業財政扶持力度,提高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發展能力。(省財政廳、工業和信息化委、地稅局,省國稅局按照職責分工分別牽頭;食品與消費品制造業推進組有關成員單位,有關州、市人民政府配合)

     

      (三)強化產業基金引導

     

      加快推進云南省食品與消費品制造產業發展基金設立運行,充分發揮基金對咖啡產業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優先支持咖啡產業做大做強。積極推動政策性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加大對我省咖啡產業支持力度,引導有關金融公司、大型國企等積極參與咖啡產業發展有關基金,從股權投入方面探索支持我省咖啡產業發展的模式,加大對我省咖啡產業發展的金融支持力度。(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牽頭;食品與消費品制造業推進組有關成員單位,有關州、市人民政府配合)

     

      (四)強化科技創新引領

     

      積極搭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與咖啡企業合作平臺,構建政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設一批特色鮮明、重點突出、機制完善的咖啡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加強咖啡行業重大關鍵技術和設備研發,加快具有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產業化發展。(省科技廳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委、農業廳、商務廳,有關州、市人民政府配合)

     

      (五)強化人才智力支撐

     

      以高層次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為重點,著力引進、培育一批在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化、產品開發、創新經營管理模式、市場開拓等方面具有突出貢獻的領軍人才和緊缺人才。加大對企業核心技術開發有突出貢獻、起關鍵作用人才的激勵力度,鼓勵企業實施高薪、期權期股、技術入股等政策,提升重點企業研發崗位吸引人才、穩住人才的競爭力。支持咖啡制造企業與省內外高等院校、技工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培養省內咖啡制造業急需的科研人員、技術技能人才和復合型人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工業和信息化委按照職責分工分別牽頭;有關州、市人民政府配合)

     

      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4月5日

    版權所有: 海南食品飲料網 Copyright(c) 2016-2019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18014680號
    若無意侵犯了貴司版權,請來信通知,我們會及時處理和回復,謝謝!郵箱:fw@service.com
    海南食品飲料網打造全國快消食品招商代理信息服務平臺,食品進出口招商代理、小食品招商代理經銷商、食品飲料招商代理網站,免費服務讓食品企業誠招代理商買賣最好的食品。
    未經海南食品飲料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違者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阳县| 襄垣县| 宁强县| 兴安县| 丰原市| 明水县| 凌源市| 那坡县| 疏勒县| 九江县| 阿拉尔市| 霍林郭勒市| 永定县| 泸西县| 义乌市| 鸡泽县| 闽侯县| 广东省| 三门峡市| 婺源县| 高平市| 沂水县| 兰溪市| 稷山县| 称多县| 都匀市| 长宁区| 古交市| 临桂县| 白水县| 屯留县| 长汀县| 湟源县| 五莲县| 朝阳市| 满城县| 航空| 七台河市| 巩留县| 定日县| 中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