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8年8月,非洲豬瘟進入中國以來,相關部門陸續出臺一系列的防控政策,并不斷的進行修改,以適應疫情對中國生豬養殖業的影響。2019年中國的生豬養殖政策向恢復生豬生產和疫病防控并重的方向轉變,保供穩產是重要的政治任務。
到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波及畜禽養殖業。受疫情影響部分鄉村自發封路封村,導致的養殖戶面臨缺料斷糧風險、畜禽產品賣不出,部分養戶銷售無路甚至選擇填埋雞苗鴨苗等。穩定畜禽生產、暢通飼料和畜禽產品等運輸是當務之急。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半個多月以來多部委連續出臺近十條政策,穩定畜禽生產、暢通畜禽生產物資和產品運輸。
那么,這兩年國家出臺了哪些支持生豬也的政策,有哪些變化趨勢?
2019年
非瘟防控與生豬保供穩產并重
2019年初,官方的行動和政策主要針對的非洲豬瘟疫情,集中在生豬及其產品調運、防疫檢疫監管、非洲豬瘟的撲殺、補助、檢測等方面,以期抑制非瘟的蔓延。但隨著疫情不斷蔓延,生豬大量死亡和撲殺、豬場恐慌性清欄,生豬產能開始快速下滑,穩定生豬生產發展開始受到了官方的重視。
在鼓勵生豬養豬場(戶)補欄增養上,國家出臺了哪些有力措施?據農財寶典記者對政策的梳理,國家主要從養殖用地、禁養區劃定、生豬運輸、貸款貼息、基礎設施、生豬保險、推動糞污處理、補貼補助等多方位支持生豬生產發展。
其中,備受養戶關注的政策有畜禽糞污全部還田不需申領“排污證”、年出欄5000頭以下豬場無需辦理環評審批、附屬設施用地取消15畝上限規定、嚴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由限制、壓減生豬產能、生豬養殖用地按農用地管理,允許生豬養殖用地使用一般耕地、積極帶動中小養豬場(戶)發展、提高能繁母豬和育肥豬保額、部分生豬調運恢復“綠色通道”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在國務院發布的《關于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意見》中,首次提到“省負總責 ”的要求。也就是說,各省的豬肉保供給如果做不好是會被問責追責的,化被動為主動,促進各地生豬養殖扶持政策實施落地。
在2019廣東省養豬行業協會年會上,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二級巡視員辛國昌也指出,從長期的轉型發展來看,一些生豬產業政策缺乏連續性、穩定性,逆周期調控機制不完善。業界擔心等過一兩年豬多了起來,現在的扶持政策可能還要再改。
對此,辛國昌表示農業農村部爭取不改變這些政策,并固定下來。下一步壓實地方責任、明確省負總責要求,同時從用地政策、金融支持這些方面一再完善政策,并要開展禁養區清理,加強基層動物防疫體系建設。
2020年
暢通農產品等物資等運輸、加快養殖業復工復產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襲。部分鄉村自發封路封村讓養殖業面臨飼料供不上、物資運不進、產品銷不出、用工回不來等困境,近期,農業農村部、交通運輸部、公安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多部委相繼發文穩定畜禽生產、保障供給,暢通養殖業所需物資和產品的運輸通道、加快養殖業復工復產 。
2020年1月30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公安部辦公廳聯合發布《關于確保“菜籃子”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正常流通秩序的緊急通知》,明確提出嚴禁未經批準擅自設卡攔截、斷路阻斷交通等違法行為,維護“菜籃子”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正常流通秩序。
2月4日,農業農村部發布《關于維護畜牧業正常產銷秩序保障肉蛋奶市場供應的緊急通知》,要求不得攔截仔畜雛禽及種畜禽、飼料運輸、畜產品運輸等三種車輛。與此同時不得關閉屠宰場、確保屠宰場正常運轉;嚴禁擅自設卡攔截 ,不得封村斷路,確保通往畜禽養殖場、畜產品屠宰加工和交易市場等關鍵場所的道路通暢。
2月12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發布《關于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做好農產品穩產保供工作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切實抓好農產品穩產保供。并把糧油、蔬菜、肉蛋奶、水產品等農產品納入疫情防控期間生活必需品保障范圍,落實好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暢通農業生產資料物流通道、促進農產品流通銷售、加快養殖行業上下游企業復產。
2月14日,財政部辦公廳、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切實支持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農產品穩產保供工作的通知》,2月15日交通運輸部官消息,經國務院同意,2月17日零時起至疫情防控工作結束,全國收費公路免收車輛通行費(包括轎車、貨車、拖車、各種車)。
2月15日,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辦公廳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加快養殖業復工復產》,千方百計推進當前養殖業解困、加快飼料企業和畜禽屠宰加工企業復工復產、確保物資和產品運輸暢通。
2月18日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表示當前正處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也是春耕備耕的關鍵時節,農時不等人。“要建立農資點對點保供運輸綠色通道,推動種子、化肥、農藥、飼料等農資企業加快復工復產。”總理強調,“這件事要作為急事來抓,決不能讓主要農資出現短缺。”當天會議決定,抓好畜禽生產。對重點地區損失較大的家禽養殖場戶給予延長還貸期限、放寬貸款擔保等政策支持。推動屠宰企業與養殖場戶對接。加快恢復生豬生產,將養殖場戶貸款貼息補助范圍由年出欄5000頭以上調整為500頭以上。
近兩年,生豬養殖業受到非洲豬瘟的洗禮,產能損失嚴重。而此次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創傷養殖業,尤其是家禽業影響更大。未來一段時間內,肉類供給將更加偏緊。而從近兩年的政策來看。國家對生豬穩產保供的支持力度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