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復雜蔓延的背景下,工貿部采取的連續性措施有助于農產品出口保持穩定。然而,疫情仍然復雜多變并難以預測。因此,在當今的新階段內,要求我們有新態勢及新舉措以因地制宜且有效地應對新局勢。
出口圖景出現許多亮點
新冠肺炎疫情給許多產業的生產與出口活動產生負面影響。但是,不少企業主動應變以存在與適應,維持有效經營與出口活動。遭受因歐洲、美國進口商暫時中斷訂單而造成的嚴重影響,但今年前四個月越南出口額仍增長4.7%,達近830億美元。部分企業仍然保持良好訂單量,其歸功于疫情期間他們轉移生產并積極適應新經營方式。
工貿部長進出口局副局長陳青海在發表的今年前四個月經營出口情況的報告中表示,盡管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越南對許多主要出口市場的出口仍然保持良好增長。其中,美國仍是越南今年前4個月的最大出口市場,出口額達203億美元,同比增長13.4%。其次是中國,出口額為131億美元,同比增長26.7%;日本的出口額為67億美元,同比增長10.1%。值得注意的是,對美洲地區許多市場的出口額呈現增長勢頭,諸如墨西哥增長61%,智利增長93%,阿根廷增長55%,哥倫比亞增長93%,巴拿馬增長73%,秘魯增長82%。然而,越南今后出口展望將多依賴于美國、歐洲及中國等主要出口市場的疫情演變形勢。
陳清海先生補充地說,這幾天來,鑒于中國及韓國控制好疫情這一可喜信息,越南對上述兩個市場的出口活動今后將迅速復蘇。對于大米產業,最近政府總理準許大米出口活動恢復正常。這是為大米出口注入動力并為全國出口活動做出貢獻的順利因素。
適應與豐富市場
在新冠肺炎疫情復雜演變的背景下,工貿部主動采取連續性措施有助于農產品出口活動保持穩定。進出口局副局長陳國瓚認為,農產品是越南主打出口產品。但這也是敏捷并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直接影響的產品。然而,各家企業及農民已經及時改變生產模式,及時適應新形勢下經營活動。此外,從2020年初,工貿部已經開展許多措施以幫扶企業加強農產品出口活動。另一方面,豐富市場是農產品出口企業在疫情期間及之后要采取的具有生死存亡意義的措施。據此,印度、澳大利亞、東盟、非洲等市場是越南農產品應打入的潛力可挖巨大的出口市場。特別是,總人口為近14億人的印度是大規模市場,占領該市場的一個小部分的話,越南企業可對產品銷售活動安心落意。
除了印度之外,陳國瓚先生認為,該部已經指導越南駐澳大利亞及一些其他國家商務辦事處考察市場并向他們提供更多有關越南農產品的信息。除了新鮮荔枝之外,應推介其他深加工產品。這是促進出口活動今后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為了適應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并確保出口活動長久可持續發展,應經常更新市場信息及世界上各國疫情形勢。為了長期發展,首先產品要滿足進口市場所設的規定及標準。確保產品質量的一致性、可追溯性,標簽及包裝滿足進口國的苛刻規定及職能機構和分銷商的引導。
此外,工貿部將與Aeon Mart、Lotte Mart等越南的外資超市系統實現對接,旨在把生產及消費等環節相結合,將越南農產品進駐到他們在國外的超市貨架上。從而,越南農產品逐漸在世界市場上站穩立足點。對于荔枝,這段時間,工貿部已經多措并舉,旨在推進對日本市場的出口活動。
此外,各地方政府也主動尋找市場,化解困難并促進出口,具體是,北江省或海陽省已同有關職能機構舉行工作會議,邀請邊境地區各省市領導參與以共同商討收獲前想方設法為出口荔枝提供便利。
在政府總理近日與企業舉行的視頻會議上,工貿部部長陳俊英認為,疫情復雜演變并日益難以預測,因為當前的階段內,要求我們有新態勢來應付新情況。除了幫扶企業發展國內市場之外,2020年下半年應著重拓展國外市場并把其視為為越南經濟與貿易活動注入的沖力。美國、歐盟、中國、東北亞、東盟等將是2020年下半年注重拓展的重點市場,從而為越南出口農產品及其他產品打造新地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