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河內市農業與農村發展局的報告,今年上半年河內市已同各省市合作打造727條安全蔬菜和肉類食品供應鏈,同比增加184條,相當于去年的34.4%。
河內市已打造從生產到銷售的135條食品產品供應鏈,其中動物性食品供應鏈56條,植物性食品供應鏈79條,吸引多家企業、合作社和農民參加。
此外,河內還打造巴為土雞、朔山土雞、山西雞、云亭鴨子、大成龍眼和輩溪香米等品牌并這些品牌均獲得保護。河內市同時已責成各廳局、生產企業和分銷企業采取措施來促進河內對各省的貿易促進、生產對接和銷售產品,促進農產品品牌推介宣傳工作,舉行各家企業和超市之間貨物供需對接等。河內市已設立河內市食品,農、林和水產品來源追溯系統。
河內市農業與農村發展局副局長謝文祥表示,今年最后幾個月,河內市將繼續同各行業配合開展安全農產品和加工企業生產單位電子信息透明計劃。
目前,全國安全食品供應鏈共1200條,其中河內市已同21個省市配合打造727條,該模式證明新生產模式的最終目的為確保食品安全。河內與21個省市的合作發展的蔬菜和肉類食品供應鏈已有助于促進農業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