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8月22日報道 澳媒稱,目前,一種致命病毒正在嚴重威脅亞洲的生豬群,科學家們正努力研制疫苗,以幫助保護全世界的豬肉供應。
據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網站8月20日報道,長期以來,農民們一直是通過隔離和殺死受感染的動物來遏制動物疫情傳播的,但如今隨著非洲豬瘟毀滅性地進入東亞,人們正在加緊尋找另一種解決辦法。
報道稱,非洲豬瘟病毒雖然不會感染人類,但具有高度的傳染性,對豬來說是致命的。
位于紐約州普拉姆島的美國政府外來動物疾病實驗室的負責人路易斯·羅德里格斯博士說:“面對這種全球威脅,今天對這項研究的重視程度大大提高了。”
研制疫苗的一種方法是將滅活病毒注射到動物體內。滅活病毒不再會讓動物生病,但它能促使動物的免疫系統識別這種病毒并產生抗體。然而,這種方法并不總是對所有病毒都有效,例如,對引起非洲豬瘟的病毒就無效。
這就是科學家一直在用另一種方法研制疫苗的原因,這種疫苗使用的是減弱了活力的病毒,而不是死亡的病毒。在非洲豬瘟這一例子上,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準確地對病毒進行調整。
在越南,非洲豬瘟在6個月內已導致370萬頭生豬被撲殺,越南政府表示正在測試疫苗,但沒有提供有關該項目的任何細節。在中國,政府表示科學家正在研制一種可以對病毒進行基因改造的疫苗,美國科學家也一直在尋求這一途徑。
美國農業部說,它最近與一家疫苗生產企業簽署了一項秘密協議,以對普拉姆島的三種候選疫苗之一進行進一步的研發。候選疫苗是通過對病毒進行基因修改,去除某些基因后得到的。
但是,據研究牲畜病毒性疾病的倫敦珀布賴特研究所的生物學家琳達·狄克遜說,在疫苗問世之前,需要在安全的設施內對大量生豬進行實驗,這個過程需要兩到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