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9月2日報道 外媒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農業專家加里·斯塔特日前表示,人口增長和耕地受損讓以垂直農場為代表的可控環境農業,成為為拉美地區城市居民提供充足糧食的解決方案之一。
據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經濟新聞網8月29日報道,斯塔特指出,拉美地區有數個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這些城市水資源稀缺,耕地面積日漸減少。因此它們要想生產或出口更多糧食,就必須依賴可控環境農業技術等高新農業技術。
斯塔特在NASA主要負責在空間實驗室中培育能夠在微重力環境下生長的農作物,以便為人類的火星之旅做準備。他認為,目前的食物供應量無法滿足不斷增長的世界人口。
根據聯合國的數據,目前在拉美地區有81%的人居住在城市。包括垂直農場、溫室種植等可控環境農業技術,正在全球范圍內尤其是大中城市蓬勃發展。斯塔特指出,拉美各國也應當采取新技術。
他說:“在未來30年內,全世界將再增加30億居民,而所有人都要吃飯。最新農業技術將改變我們為新增人口生產糧食的方式。這個人數是一個真真切切的數字。除了發展農業技術,我們別無他法。”
斯塔特表示,巴拿馬等拉美國家在發展技術這方面具有較大潛力。未來以巴拿馬為代表的拉美國家或將把自己研發的可控環境農業技術傳授給該地區其他國家。
報道稱,從長遠來看,農業能否迅速發展不但取決于科技創新,也將取決于能否盡快收回投資。一個總高度1000米的垂直農場的產量相當于60公頃傳統耕地或5公頃溫室。經營垂直農場在3年內就可以回本,但傳統的耕地卻需要大約7年時間。
垂直農場能夠節省85%的用水量,不但占地面積更小,收獲時間也縮短了一半。此外,化肥使用和人力投入也減少了。
美洲農業科學協會的赫拉爾多·埃斯庫德羅指出,新的糧食生產方式將對人類發展產生重大影響,但同時也必須以創新制度和扶植政策為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