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多世紀以來,法國各地的街區風貌發生巨大變化,其中之一是當年隨處可見的小酒館逐漸消失。1960年,全法有大約20萬家咖啡館和酒吧,如今銳減到3.5萬家。現在法國政府準備通過發放新的酒牌許可證,重新為這一行業注入活力。
據BFMTV網站報道,法國總理菲利普今年9月提交了一項重新激發鄉村地區活力的計劃,其中一部分涉及在未來數月內,在常住居民人口低于3500人的地區頒發大約1000個新的酒牌許可證,而且是通常所說的“四類許可證”(License IV)。
法國經濟互助組織SOS集團的主席Jean-Marc Borello對此解釋說,村莊里的咖啡館或酒館曾經是當地居民見面的主要場所,現在逐漸消失,“這一(發放酒牌許可證)想法算不上新鮮,人們已經說了很久,但現在終于決定試一下。”
據BFMTV報道,這1000余個新許可證發放權限屬于新咖啡館或酒吧所在地的市政府。如果酒吧老板想要關張(例如退休),他們不能把酒牌許可證轉讓給不屬于這一地區的外來者。相反做法會導致城區的空心化,因為外來者通常會傾向于在周邊地區開設咖啡館或者酒吧,而不是在原址。
“法國小酒館”都去哪兒了?
1960年法國各地有大約20萬家咖啡館和酒吧,如今人口總量增長了45%,咖啡館和酒吧數量卻銳減到原來的六分之一,只有3.5萬家。
這種現象有很多原因,其中法國人酒水消費下降是重要因素:1960年代,15歲以上法國人年均消費酒精飲品為26升,而2017年只有11.7升。人們喝酒越來越少,酒館也就難以為繼。
此外,連鎖快餐飲品店的擴張也加劇了這一趨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麥當勞和星巴克,在行業人士眼中,這對小酒館來說無異于一場“屠殺”。
所謂“四類許可證”創建于1941年,主要針對有權單賣烈性酒(如朗姆酒、威士忌或龍舌蘭酒)的場所。要得到“四類許可證”,首先需要執業者參加為期數天的培訓,了解與酒精相關的各種危險情況;其次,執業者要獲得一個現有的“四類許可證”,也就是說要從結束營業的人手中轉讓,而不是要求當局新批準一個許可,這是“四類許可證”和其他類別最大的不同之處。
于是,一些經營者放棄“四類許可證”,轉向“三類許可證”,后者的獲準條件近年來放寬,同樣可以售賣烈性酒,但必須作為佐餐飲品,不能單賣。
就目前而言,新的“四類許可證”可以從行業協會網絡內部獲得,也可以私下洽談,其轉讓價格因地區而不同,巴黎和南法蔚藍海岸地區最貴,大約在1.5萬到2萬歐元之間。
此外,還有一種變通的辦法是出租酒牌許可證,價格大約為每月350歐元。這樣做的一個考慮因素是延續其生命力。否則,一個“四類許可證”在停止營業后五年失效(2016年之前只有兩年期限),這是近幾十年來小酒館和咖啡館數量銳減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行業人士看來,一個好消息是近年來法國的“四類許可證”下降勢頭有所緩和,現存數量基本穩定,這背后的支撐因素是,法國人似乎開始“回歸”咖啡館和酒館,尤其是年輕人越來越青睞這種傳統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