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名菜鵝肝近日迎來一個壞消息和一個好消息:美國紐約禁止鵝肝后,中國市場向其展開懷抱。鵝肝一直存有很大爭議,目前已有十幾個歐洲國家明確禁止鵝肝生產。
法國鵝肝生產商“悲喜交加”
法國《解放報》報道,幾天時間里,鵝肝生產者悲喜交加。悲的是,10月31日,紐約方面宣布從2022年開始禁止銷售鵝肝。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應該是鵝肝禁令方面的“先驅”。早在2012年,加州就禁止了鵝肝的生產和消費,但這一禁令于2015年被聯邦法官推翻。2018年風向突變,鵝肝在加州再次成了不受歡迎的“角色”。很快,紐約也掀起一股反鵝肝風潮。
與此相反,剛剛訪華歸來的法國總統馬克龍,為法國生產商帶回了可以向中國出口鵝肝的好消息——這足以令他們忘記2016年和2017年因禽流感而帶來的巨大損失。
歐洲多國禁止填喂法,鵝肝其實是病變的肝臟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鵝肝生產國和消費國,法國看起來“形單影只”。事實上,已經有不少歐洲國家明令禁止鵝肝生產,如德國、奧地利、意大利、英國、荷蘭、丹麥、芬蘭、捷克、瑞士和波蘭等。這些國家特別指出,對動物不能進行強制喂養;而這正是所謂填喂法:用輸送管每日兩次將食物強行喂入鴨子和鵝的食道中。
除了引發的道德問題,填喂法對動物的健康也并非沒有威脅——雖然這被很多人所忽略,鵝肝其實是一種病變的肝臟。經歷過強迫喂食的鳥類的肝臟將發展成為脂肪肝,這是一種與脂肪超負荷相關的疾病。
歐委會動物健康與福利科學委員會的一份報告指出:“在被強制喂養后,這些鳥的肝臟將過度肥大,而肝臟的正常功能將被嚴重影響。”因此,被強制喂養的鴨子的死亡率要比正常的鴨子高出10倍。鵝肝反對者還強調,鵝肝生產往往只涉及雄性,因為雌性的肝臟過小且有過多的神經分布。結果就是,成千上萬只雌性鴨子往往在出生時就被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