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丹麥發生新毒株的藍耳病爆發事件,波及35個豬場,造成嚴重損失。后經調查新毒株為兩款商用藍耳病活苗重組產生。12月6日,歐洲藥品管理局對藍耳活苗發出使用警告,并要求使用者上報疫苗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反作用及無效情況。
丹麥藍耳病重組爆發事件
今年夏天,丹麥爆發一種新毒株藍耳病毒(PRRSv)引起的藍耳病疫情。總計35家豬場中招,對未常規進行藍耳免疫的豬場和先天陰性場造成尤其嚴重的損失。
后經調查,該新毒株的出現是由于兩款商用I型藍耳病弱毒疫苗重組造成。這種重組是由于同時使用了兩種類型的藍耳活苗造成,一般在切換藍耳病疫苗是容易發生。
兩款疫苗中,其中一款是碩騰公司的名為Suvaxyn PRRS MLV的疫苗,新進入丹麥市場。丹麥環境和食品部隨后將該產品撤出丹麥市場。碩騰公司對此表達了不滿。另外一款疫苗為海博萊公司生產。
35個爆發豬場的病毒來源于一家名為Hatting的公豬站。病毒通過精液散播,經查明感染精液僅提供給了丹麥國內的豬場。
并不清楚公豬站如何感染該病毒,公豬站的負責人Pederson表示可能是通過空氣傳播。在離公豬站5km的一個母豬場發現了相同的毒株,這個豬場同時使用碩騰和海博萊的疫苗。該公豬站疫情發現于7月下旬,感染時間應該在此之前幾周。該公豬站一直對藍耳病毒進行常規監控。
Hatting公豬站在全丹麥有600多家客戶,其中3-5%的客戶發生了疫情,其中一些豬場仔豬死亡率達到50%。
豬場
歐洲藥品管理局獸藥管理委員會對藍耳活苗的使用建議
CVMP知曉了兩種I型藍耳減毒活疫苗重組產生新的重組毒株與丹麥藍耳先天陰性場發生的疾病的臨床癥狀相關的事件。
不同藍耳病毒株包括I型藍耳弱毒苗之間的重組是經過科學證明的已知現象。因此類似丹麥出現的病毒重組毒株可以在其他地方隨時產生。
CVMP做出以下藍耳病活苗使用建議:
為限制不同疫苗毒株的重組風險,應當在保護動物健康的同時,盡可能避免同時或相繼使用不同類型的減毒藍耳活疫苗。
建議加強監控任何與藍耳病臨床癥狀相關的反作用事件,包括在免疫豬群中出現的藍耳病相關癥狀。任何可疑的反作用事件都應當報告本國獸藥管理部門或市場監管部門。藍耳病的臨床癥狀包括繁殖力下降、流產率增加、食欲下降、仔豬死亡率增加和呼吸窘迫。
應當指出,表明疫苗株之間或疫苗株與野毒株之間重組的序列數據應被視為相關的藥物警戒數據,因此應予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