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franceinfo廣播電臺報道,法國消費競爭打擊舞弊總局(La DGCCRF)對將近70個鵝肝生產和銷售場所進行了檢查,結果發現其中1/3的廠家有違規行為,并對消費者構成欺騙。
法國消費競爭打擊舞弊總局的這項調查是在2018年進行的,但是調查結果直到2019年12月才公布。他們在調查中發現,很多整塊的鵝肝都是被溶水之后而膨脹。他們檢查的將近70個場所包括農場、銷售店或加工廠,其中有31%的場所顯示出有異常現象。
盡管這些場所總體上遵守了相關法規(異常率為14.5%),但是,對消費者的欺騙,以及在標簽方面所出現的異常則是最主要的問題。
DGCCRF指出,在被檢測的21塊鴨肝或者鵝肝樣本當中,有9塊的含水量超過了法定限量10%。此外,調查還表明,在以油封鴨(Confit de canard)為基本原料制成的某些食品中,發現有太多的羽毛根。
最后,在對6種有地理標志保護(PGI)的產品進行分析后,發現其中有5種在成分方面不合格。主要問題是油封鴨食品中羽毛根過多,鵝肝塊中加水過多。
DGCCRF的調查人員起草了12份警告書,6項禁令和4項刑事訴訟文件。這些文件已經被送交檢察方,指控內容包括欺騙性的行銷手法,以及對農場或物種的來源方面進行欺騙。
在對鵝肝塊和含有鵝肝的熟食產品樣本進行研究分析后,結果發現異常率達15%(其中一個樣品中的鵝DNA含量低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