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t id="cykew"><delect id="cykew"></delect></rt>
  • <samp id="cykew"><tbody id="cykew"></tbody></samp>
  • <button id="cykew"><input id="cykew"></input></button>

    海南食品安全網
    首頁 > 食品新聞 > 國際 > >

    “歉收季”莫桑比克200萬人糧食短缺 中非水稻合作“授人以漁”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9-08-18 11:33:21 來源:互聯網

    饑餓。近200萬人的饑餓。

     

    世界糧食計劃署發言人埃爾韋·弗霍塞爾(Herve Verhoosel)近日表示,目前,莫桑比克有超過160萬人正在遭受嚴重的糧食不安全,而最糟糕的情況還遠未到來。“如果無法及時獲得人道主義援助,即將到來的歉收季將在莫桑比克變得非常困難,預計處于危機狀態的人數將逼近200萬人。”弗霍塞爾指出。歉收季預計從今年10月到明年3月。

     

    今年3月和4月,莫桑比克先后遭遇兩次颶風襲擊,大量即將收獲的農作物以及有限的農場基礎設施遭到破壞。莫桑比克農業部農業林業司司長佩德羅·迪祖庫拉7月18日在北京向媒體表示,颶風在莫桑比克導致500人喪生、90萬公頃農田被破壞,還對農產品運輸構成了嚴重影響。

     

    應莫桑比克政府請求,中國政府3月派物資人員馳援莫桑比克。此外,今年以來,中國政府、企業、民間機構也多次向莫桑比克提供糧食援助。

     

    莫桑比克加扎省的萬寶莫桑農業園曬谷場。萬寶莫桑農業園項目是中莫兩國合作重點項目之一。 新華社

     

    但在迪祖庫拉看來,莫桑比克應通過提高農業技術水平,增加水稻等主要糧食作物的產量,爭取盡快實現糧食的自給自足,降低對糧食進口的依賴。他表示,希望中國企業可以把技術和資金帶到莫桑比克,不僅幫助該國實現糧食安全,也能夠讓自己獲得長期的商業回報。

     

    多年來,中國一直把農業作為對非援助的重點領域之一。6月27日,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非洲聯盟、聯合國南南合作辦公室、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非洲綠色革命聯盟(AGRA)七方在湖南長沙共同簽署了《關于加強中非水稻領域南南和三方合作的倡議》(簡稱《倡議》)。

     

    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南南基金項目處處長張寧7月18日在北京對媒體用“里程碑”來形容《倡議》的意義,認為 “這是一個實現可持續發展和共同繁榮的創新路徑,有利于支持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需求。”當晚,中方有關單位還同莫桑比克農科院、蓋茨基金會共同啟動了中國-莫桑比克農業技術示范中心可持續發展三方合作項目。

     

    “中非水稻合作抓住了非洲農業發展的關鍵,契合非洲各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強烈愿景。”張寧表示,在該項目上,中莫農業技術示范中心將發揮研發功能和技術推廣功能,同時借助蓋茨基金會及其合作伙伴在當地的合作網絡,促進中國水稻育種、種植、管理和加工等技術更好的推廣,為當地伙伴特別是農民們帶來直接效益。

     

    大米消費72%依賴進口

     

    莫桑比克曾經被葡萄牙殖民長達500年,1975年獨立。此后,又經歷了長達16年的內戰,1992年才實現和平。戰爭加上自然災害等因素的影響,莫桑比克經濟長期困難,是聯合國宣布的世界最不發達國家和重債窮國,面臨嚴峻的糧食短缺問題。

     

    “在莫桑比克,有40%的5歲以下兒童還在忍受食品短缺。”莫桑比克農業部農業林業司司長佩德羅·迪祖庫拉說,“我們雖然有一些主食的種植,但還需要進口大量的大米。”

     

    近年來,莫桑比克的大米消費平均每年增長8.6%,高于玉米(5.5%)、小麥(7.4%)、高粱(4.7%)等傳統糧食作物的消費增長。莫桑比克全國大米平均需求量約為75萬噸,但其大米產量僅可滿足該國總需求的28%,缺口巨大,高度依賴進口。“過去十年,盡管大米生產已經增加了2.83倍,但是仍然無法滿足本國的需求。”迪祖庫拉說。

     

    實際上,莫桑比克在水稻種植方面有很大潛力。“我們是可以大力發展水稻產業的國家。我們有90萬公頃土地適合種植水稻,已開發的土地只有31萬公頃。”迪祖庫拉說。在這31萬公頃土地中,約有97%的土地采用小農耕種方式,與水稻生產大國相比,生產效率有很大提升空間。

     

    在迪祖庫拉看來,莫桑比克在水稻生產方面面臨多重挑戰:一是需要針對當地的土壤、氣候條件進行選種,以增加水稻的適應性;二是需要改善投資環境,為該國引入更加先進的農業技術;三是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增加水稻產量;四是需要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他認為,莫桑比克在水稻種植方面的局限性可以通過中國私營部門的投資來解決。“比方說,我們缺乏農業機械,這個局限性正是中國企業可以大有作為之處。我們的農產品加工行業也比較落后,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大問題,但是對于中國企業來說也是個好機會。”

     

    萬寶農場稻谷產量再創歷史新高

     

    實際上,被莫桑比克政府期盼的中國投資早已進入該國農業領域。

     

    莫桑比克萬寶農業園就是其中一個典型例子。萬寶農業園始建于2011年7月,是目前中國在非洲最大的水稻種植項目,也是中莫兩國產能合作的13個重點項目之一。

     

    萬寶農業園位于莫桑比克加扎省,占地面積2萬公頃,可開墾農田約1.5萬公頃,目標是建設成為以大米種植為主、多種糧食及經濟作物種植為輔,集農田開發,糧食生產、倉儲、加工和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農業產業園。

     

    經過多年建設,如今,萬寶農業園所在地由原來的荒草地、灌木叢變成了萬畝良田。迪祖庫拉稱,“原本,我們的水稻單產只有每公頃2-3噸,現在,通過萬寶的幫助已經提高到每公頃7噸。萬寶還提供了大量農資、農機和技術指導,并建成了水稻加工廠和倉儲設施,還將擴大規模。”

     

    2017年9月4日,中鐵二十局與中非基金簽訂合作協議,開始帶資管理萬寶農業園,這是中國鐵建在莫桑比克首個農業合作項目,也是中鐵二十局第一次涉足農業產業。2018年,該項目迎來大豐收,平均畝產從原來的不到400斤,增加到1000斤,共收獲稻谷1.35萬噸,成為項目實施以來種植面積最大、單產和總產最高的一年。

     

    中鐵二十局莫桑比克公司董事長、該項目負責人郭煒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2018-2019種植季(從7月開始),我們將種植面積從上一季的3.2萬畝擴大到3.6萬畝,收獲水稻1.7萬噸,其中合作種植戶已達500戶,合作種植規模近9973畝,再創歷史新高。”

     

    除了水稻種植,萬寶農業園還在探索深入打造項目生態農業。為此,中鐵二十局開展了多種經濟作物種植試驗,包括打瓜、油菜、小麥以及桑蠶養殖等。郭煒透露,“目前,我們的桑蠶種植園和蔬菜種植園已初具規模,今年將開始進行桑蠶桑絲的試驗。”

     

    為了促進項目的可持續發展,中鐵二十局還在開拓農副產品的開發。“我們利用自己生產的大米釀造米酒,建立小型釀酒廠;利用米糠進行糠油加工。同時,我們還建立了小型豬場、雞場、魚塘,家禽魚類產品也在逐步形成規模。”

     

    中非發展基金總裁石紀楊4月在接待莫桑比克代表團時表示,中非基金投資萬寶農業園的初衷是為了加深兩國傳統友誼,緩解莫缺糧問題,為當地創造就業機會。經過近10年的開墾及努力,萬寶農業園已逐步走上正軌。他還表示,期待共同將萬寶農業園項目打造成為中莫雙方或三方農業合作的典范及平臺,為中莫合力扶貧、減貧做出貢獻。

     

    “基于已有的成果,莫桑比克政府決定再向萬寶提供5萬公頃土地,因為莫桑比克還有很多未被開墾的土地。”迪祖庫拉說,“我們需要更多這樣的企業在莫桑比克農業領域進行投資,實現雙贏的合作。”

     

    在今年3月莫桑比克北部遭受颶風“伊代”侵襲之時,中鐵二十局同中非基金、中葡基金聯手為災區捐贈110噸大米,并完成了為世界糧食計劃署、莫桑比克中國商會等多家單位保質保量生產將近3200多噸救災大米的任務。

     

    潛力巨大:僅17%可耕地被開發

     

    莫桑比克位于非洲東南部,南鄰南非,是東南部非洲內陸國家重要的出海口和區域性交通走廊,也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在非洲的自然延伸。

     

    莫桑比克是傳統的農業國,農業產值占整個國內生產總值的25%,占莫出口比重的15%。目前,該國農業從業人員達570萬人,相當于莫壯年勞力的72%。

     

    “我們有3600萬公頃可耕地,但只開發了其中的620萬公頃,大概只有17%。我國大部分地區處在熱帶和亞熱帶上,土地肥沃、氣候適宜,適合多種農作物種植。”迪祖庫拉說,“在農業方面,我們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這對外國投資者來說也是商機,我們希望從國外獲得資金和技術,讓本國實現糧食自產自足。”

     

    中國和莫桑比克的農業合作源遠流長。中國在非洲確立的第一個農業技術示范中心就花落莫桑比克。中國援莫桑比克農業技術示范中心項目由湖北聯豐海外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實施。示范中心于2009年7月正式開工進入建設階段,總面積52公頃。2011年7月正式移交莫桑比克。2012年4月,示范中心進入技術合作期,2015年4月,技術合作期結束。2016年2月,示范中心進入商業運營期,莫方的管理部門為農業與糧食安全部。

     

    2018年,中國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發布了《中國對外農業援助的創新與實踐》報告。報告顯示,莫桑比克對示范中心今后發揮更大作用抱有信心和希望。莫桑比克科技部原司長Vasco表示:“與其他國家的項目多是私營部門的投資開發,而示范中心是兩國政府的合作項目,合作模式更好,更長期有效的。示范中心的特點是具有中國特色,毫無保留地傳授中國技術,并且能夠為科研院所提供實踐場所。莫桑比克希望示范中心可以帶來更多的品種并進行市場化的自主經營。”

    版權所有: 海南食品飲料網 Copyright(c) 2016-2019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18014680號
    若無意侵犯了貴司版權,請來信通知,我們會及時處理和回復,謝謝!郵箱:fw@service.com
    海南食品飲料網打造全國快消食品招商代理信息服務平臺,食品進出口招商代理、小食品招商代理經銷商、食品飲料招商代理網站,免費服務讓食品企業誠招代理商買賣最好的食品。
    未經海南食品飲料網書面特別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違者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潢川县| 彝良县| 林甸县| 韩城市| 喀什市| 鄂温| 清涧县| 正阳县| 永定县| 化州市| 揭西县| 攀枝花市| 革吉县| 博湖县| 都安| 大邑县| 赣榆县| 聂荣县| 景宁| 东乡| 依兰县| 溧阳市| 景德镇市| 拜城县| 孝义市| 平山县| 鹤山市| 民乐县| 资中县| 茂名市| 晋州市| 阿尔山市| 南澳县| 漳平市| 靖宇县| 宜昌市| 息烽县| 来宾市| 墨玉县| 广河县| 青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