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洋商報》19日報道,馬來西亞冷凍帶殼榴梿出口至中國迄今近3個月,已為馬來西亞帶來2430多萬馬幣的收益。
馬來西亞農業及農基工業部副部長沈志勤要榴梿出口商嚴格把關,繼續維護馬來西亞榴梿有品質保證的信譽,若發現商家違規,則將吊銷相關廠家的出口執照。
沈志勤說,這是馬哈蒂爾總理于去年8月訪華期間簽署協議后的成果,為馬來西亞榴梿業打開更大的銷售門檻。
中方在今年5月底批準讓馬來西亞冷凍帶殼榴梿出口該國后,迄今已有565噸貨源交易到中國市場。
確保榴梿品質
“希望大家根據(馬來西亞)農業部和中國海關總署擬定的規格,不要取巧,不要急功近利,若沒有保護品質,長遠來說,整個產業會受損。”
沈志勤今早參觀馬來貓山王(中國)有限公司在勞勿的冷凍加工廠及TAHAH AINA生態果園后,如此表示。
他強調,榴梿是馬來西亞的“品牌”,出口到中國僅是一個起步,未來還有更多更長遠的路要走,除了要出口至更多國家,也會有更多水果要出口。
為此,所有出口的榴梿須符合標準作業程序,包括所收購的果源,必須擁有“良好農業規范認證”(MyGAP)。
他提醒,未經注冊或經過該部批準的加工廠,不得擅自出口冷凍榴梿。
“中國對進口食品或蔬果檢測嚴格,要是發現產品在檢疫過程中出現有害生物、致病微生物、或農藥殘留超過限量(MRL)等情況,有關貨源將被退回。”
發展周邊產品榴梿經濟吸引外國游客
沈志勤說,馬來西亞政府到中國開拓榴梿市場只是一個開頭,發展周邊經濟才是政府真正的目地,同時吸引外國游客到馬來西亞參與“榴梿經濟”。
“只靠政府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希望所有與榴梿產業鏈有關系的業者一起結合力量。就算最基層的榴梿生產,也要確保品質受保證,不得有任何農藥殘留。只有維護好榴梿品牌,才能讓游客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