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18日電 據外媒報道,近日一份研究報告稱,印尼產于受塑料垃圾污染地區的雞蛋,被檢驗出含有二惡英等有毒化學物質。專家懷疑,焚燒塑料垃圾已導致毒物進入食物鏈。
報道稱,研究人員在印度尼西亞一家以塑料為燃料的工廠附近收集的雞蛋中發現,有一個地方的二惡英水平與越南比恩河臭名昭著的橙劑熱點附近收集的雞蛋的水平相似。據稱,比恩河被認為是地球上二惡英污染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據報道,這項研究首次證明,由于廢物管理不善和塑料廢物進口,東南亞的食物鏈受到了高水平危險化學品的污染。
這份題為《塑料垃圾毒害印尼的食物鏈》的報告,是由全球環境衛生網絡IPEN的研究人員、Arnika協會和幾個印尼當地組織共同編寫的。
根據這項研究,一個成年人吃一個在Tropodo的豆腐工廠附近收集的雞蛋,所攝入的二惡英含量就比歐洲食品安全局所規定的日攝入量高出70倍。
報道稱,在受污染地區所收集的雞蛋,被發現含有高度危險的禁用化學物質,包括二惡英、阻燃劑和有毒的“永久化學物質”全氟辛烷磺酸(PFOS)。
據稱,許多研究已經將雞蛋中發現的化學物質與許多健康影響聯系起來。接觸二惡英與人類的各種嚴重疾病有關,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癥、糖尿病和子宮內膜異位癥。阻燃劑、短鏈氯化石蠟和多溴聯苯醚會擾亂內分泌功能,并影響生殖健康。
全氟辛烷磺酸會對生殖系統和免疫系統造成損害。消息稱,有內部文件顯示,生產商幾十年前就了解它的毒性,但仍在繼續生產。
該報告的合著者李·貝爾說:“這些發現說明了塑料對人類健康的危害,應促使政策制定者禁止燃燒塑料廢物,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并嚴格控制進口。”
他說,“研究表明,危害人類和環境健康的不僅是可見的塑料垃圾泛濫,還有塑料和燃燒塑料時產生的無形化學污染物。”
同樣也撰寫該報告的佩特里克說:“這項研究展現了塑料廢物如何將有毒化學物質帶入食物鏈的冰山一角。減少塑料產量和塑料材料的毒性,實際上是無毒未來的唯一選擇。”